【报送单位】: | 2025-08-29
我所贾长城同志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与卓越的工作表现,成功被认定为市直机关第二届工匠人才;甘柯创新工作室(专业领域:矿山生态环境价值实现与生态研究)依托在矿山生态环境领域的深入探索与突出贡献,荣获市直机关第二届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同时,以甘柯为师傅,崔著劼、张博文、田野、王麒皓为徒弟的组合,也顺利被认定为市直机关第二届“名师带徒”。
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我所个人专业能力、团队创新实力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认可,更是我所多年来深耕专业领域、重视人才培育、推动创新发展的有力见证。为进一步展现我所优秀工作者的风采,传承工匠精神,弘扬创新文化,特编辑此期优秀事迹,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与卓越成就,激励全所上下以他们为榜样,再创佳绩。
工匠人才:贾长城

贾长城,正高级工程师。该同志自 1990年参加工作,三十多年从事过设备管理、钻探工程、测试技术管理、技术质量管理等多个部门的工作。自2017年担任检测公司法人,他始终坚持测试工作第一、业务拓展第一、新技术开发第一,带领技术人员艰苦创业第一的理念开展工作。
一、服务意识强,开拓创新意识强,牢固树立生态地质、科技支撑地质,为首都地质安全精准服务的理念。
在2018年-2021年的园林绿化局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工作中,他带领30人的工作团队,狠抓机遇,先后完成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及监测技术研究》、《园林绿化用地土壤环境安全与质量综合提升》、《园林绿化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与监测项目》等8个市场项目,获得科研经费总计7705686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带领团队成员深入山区、平原、街道、公园,斗酷暑,战风雨,先后完成了2300余个调查点位的布点与调查取样工作。在室内,他带领团队成员完成7000余个样品的测试分析工作。他带两团队成员加班加点赶报告,直接参与报告编写。
项目的数据成果为首都“增彩延绿工程”、“百万亩造林工程”提供土壤精准参数。主持编制的《北京市园林绿化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估实施方案》《北京市园林绿化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有力的推动全市园林绿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刻苦学习于钻研,始终走在科研领域的前列
为紧跟国际前沿,积极响应国家对新污染物治理需求,他自2019年开始谋划新污染物测试技术研究工作。他带领青年技术人员一边进行仪器设备的选型,一边开展新污染物测试技术预研究,带领团队成功获得了3类新污染物测试方法,先后完成了《新兴有机污染物测试方法研究》、《新兴有机污染测试分析方法技术验证实验》、《北京市金盏-孙河复杂地区新污染物测试技术应用研究项目》、《EPs对白河上游矿山与自然资源生态质量影响协同调查研究》项目。项目成果数据比较系统的诠释了北京地区新污染物的赋存状态与迁移规律,为政府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决策提供了数据与技术支撑。
2024年,事业单位改革,他转行负责技术质量科工作。他带头迅速整合技术质量科业务,重塑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公益性项目立项方面,整合4个部门的立项资料,完成《密云水库上游矿山生态环境价值评定及应用研究》立项工作,推动矿研所业务向资产价值管理、自然资源生态损害赔偿管理转型。
他以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创新精神,不仅持续夯实了检测公司的技术实力,还成功引领技术质量科开启新篇章,为单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以项目培养人,累计培养了14名各类技术人员,其中7人已晋升为高级工程师,4人成为中级工程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开拓创新”与“传帮带”精神的深刻内涵,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测试分析与环境调查人才。
他个人荣誉和成就斐然。2020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首都绿化委员会颁发的首都绿化美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3年北京地质学会颁发的北京地质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新兴有机污染物测试方法研究)。2020年以来,先后发表论文5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为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北京市科技计划综合管理平台科技评审专家、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土壤专家、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土壤污染防治专家、北京市地质勘查行业安全生产专家库入库专家。
职工创新工作室:甘柯创新工作
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做好新形势下北京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支撑工作,市矿研所结合核心主业,融合生态环境调查、评价、修复、监测、保护、测试等多专业领域,跨部门整合梳理专业技术人员,成立矿山生态环境价值实现与应用研究创新工作室。该创新工作室核心成员目前共10名,其中包括5名高级工程师,4名工程师,1名助理工程师,平均年龄34岁,是一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团队。
甘柯同志作为创新工作室的领军人物,自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矿山生态以及地质灾害等领域调查、勘查、修复及研究工作,在专业领域深度耕耘,坚守沉淀,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2017年获北京市地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并于2022年入选市规自委北京市地质环境类项目专家库,2024年获北京市直机关首届工匠人才表彰。
团队近年来依托矿研所核心业务板块,聚焦矿山生态环境工作前沿领域,陆续开展了“密云水库上游矿山生态环境价值评定及应用研究项目”,“北京市矿山环境现状年度核查项目”,“北京市采矿损毁土地状况调查试点工作”,“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系统运行维护项目”,“北京市矿山生态修复动态监测系统平台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在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现状问题动态核查、生态价值评定方法、以及数字化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为北京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撑。团队累计发表专业学术文献篇十余篇,取得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共计6项,并多次获得北京市地质、水利等专业学会相关奖项。
未来,工作室将锚定新时期矿山生态环境工作的新需求,力争打造一支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研究领域的优秀青年创新团队,为首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新的智慧。
名师带徒
师傅:甘柯
徒弟:崔著劼、田野、王麒皓、张博文
甘柯同志深知带领年轻人成长是单位培育人才,传承业务水平的重要模式,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结合自身经验,通过 “手把手教、面对面带” 的方式,助力青年徒弟快速成长。
在矿山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工作中,他全程跟进指导,从遥感影像判读、野外现场核查技术要点,到内业数据的分析与成果总结,逐一拆解、传授方法,帮助徒弟夯实基础技能;在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他坚持 “实战育人”,带领徒弟深入灾后现场,结合具体案例共同探究发灾机理,在应急处置方案的论证过程中,传递风险研判思维与处置方案设计逻辑。
通过这种全流程、多场景的带教模式,他着力实现知识、技能与职业精神的传递,推动徒弟在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上同步提升。
浏览量: